关于南宁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3-02-20 00:00   来源:48-365365   
【字体: 打印
——2013年2月20日在南宁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48-365365
  
       一、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全年生产总值2503.55亿元,增长12.3%,高于预期目标0.3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完成422亿元,增长16.09%,高于预期目标0.0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85.18亿元,增长28.13%,高于预期目标6.1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33.67亿元,增长22%,完成预期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5.59亿元,增长17%,完成预期目标;进出口总额41.47亿美元,增长65.17%,高于预期目标50.1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5.17亿美元,增长51.46%,高于预期目标41.46个百分点;外商直接投资(广西全口径)5.03亿美元,增长17.24%,高于预期目标2.24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氨氮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12130吨、2198吨、1047吨、9945吨,均完成或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61元,增长12.78%,高于预期目标1.7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777元,增长15.88%,高于预期目标3.88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9%,控制在4%左右的目标范围以内;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22万人,高于预期目标1.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3%,控制在4.5%的目标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8.72‰,控制在9.2‰的目标以内。
  (一)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转方式调结构成效突出
  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500亿元,占全区的比重继续稳步提高,增速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82: 37.51: 48.67调整为12.95:38.30:48.7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0.8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上升0.7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上升0.43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2.6%,拉动经济增长5.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6.10%。经受经济下行压力考验,财政收入突破400亿元,比上年增收58.48亿元。城镇化率预计达56%,比上年增加约1.5个百分点。居民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控价措施取得实效,物价水平稳定。全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0.6684吨标准煤,相当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的87.43%和87.03%,节能水平位居全区首位。
  (二)现代产业升级加快,赶超跨越基础不断夯实
  现代工业加快发展。一是工业投资大幅增长。完成工业投资712.29亿元,增长36.33%,增速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8.20个百分点。二是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富士康南宁科技园等24个亿元以上项目投产或部分投产,带动全市工业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00.37亿元,增长22.83%。三是亿元以上企业不断增加。全市产值亿元以上企业493家,比上年新增90家;产值超50亿元的企业达到3家。四是工业园区发展迅速。高新区、经开区、东盟经开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54.38亿元,增长35.85%;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70%。五是南宁现代产业园(新兴产业园、现代工业产业园)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广西工业设计城一期、中国糖城等项目顺利开工,工业发展新增长极正在加快形成。六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制药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市的比重为11.69%,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占比同比提高2.86个百分点。全年第二产业增加值958.96亿元,增长18.1%。其中,工业增加值704.32亿元,增长18.7%。
  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全年取得科技成果1500项,专利申请量3700件,比上年增长66.29%;专利授权量1682件,增长45.50%,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全区第一。新增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获自治区技术创新和“两化融合”项目立项95项。引进、推广水稻新品种72个。被确定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南宁)服务示范基地。
  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一是物流业加快发展。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成功引进逊达洪通仓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海尔(东盟)商贸物流中心等世界500强企业的物流项目,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中心、华南城、保税物流中心二期等一批重点物流项目建设进展良好,获2012年中国国际物流先锋城市。二是商贸水平进一步提升。华润万象城、南宁百货新世界店等一批重大商贸项目开业运营,青秀万达广场开工建设,城市商业中心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荣获“2012年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称号。三是金融业蓬勃发展。新增银行业机构2家,金融租赁公司1家,小额贷款公司22家。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长19.01%和13.54%;金融业增加值214.72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8.58%,比上年提高1.06个百分点。四是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凤岭儿童公园等项目建成开放,龙象谷等重点旅游文化项目加快推进,旅游总收入403.89亿元,增长29.20%。入选“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被授予“中国养生休闲之都”。五是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市建设取得突破。广西集付通便民E站服务平台等一批示范项目建设顺利推进,高新区成为全国首批、广西唯一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猫扑网”总部迁入南宁。六是会展业、交通运输业等其他服务业快速发展。举办广西(南宁)台湾名品博览会等各类会展88场;公路客运量、货运量分别增长8.92%、22.55%。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220.50亿元,增长9.6%。
  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百洋水产集团挂牌上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47家,比上年增加27家;亿元以上企业46家,其中10亿元—20亿元6家,20亿元以上1家,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国家级、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全区的占比继续位列第一。二是农业标准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建水果、桑蚕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0个及畜牧水产生态标准化健康养殖基地194个,隆安县那桐镇、西乡塘区坛洛镇通过农业部香蕉标准果园创建验收,产品通过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三是林业经济加快发展。造林绿化稳步推进,特色效益林业产业加快发展,林业总产值120亿元,林下经济产值23亿元。四是农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农机总动力达44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农业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水平达41%。水库除险加固开工246座、完工168座,新增恢复灌溉面积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7.56万亩。五是土地流转加快。全市农村土地流转累计面积84万亩,比上年增加20万亩,列全区第一。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6.41亿元,增长5.5%。第一产业增加值324.09亿元,增长5.2%。
  (三)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生态宜居环境持续改善
  五象新区开发建设全面加快。一是新区规划不断完善。完成五象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等14个重大规划修编。二是新区“双百”项目加快推进。“双百”项目完成投资132.15亿元。三是新区开发建设实现“一年新面貌”。广西文化产业城、广西体育产业城、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基地、总部基地等九大板块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五象大桥、英华大桥、青啤·海尔等项目陆续开工,“三纵三横”主干路网基本贯通,总部基地、蟠龙片区、龙岗片区等重点区域路网基本形成。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一是以交通为重点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72个,完成投资256.30亿元。铁路项目建设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南宁东客站、南广铁路等全面施工,南钦高铁实现试运行;桂林至南宁高速路改扩建、南宁外环高速公路、六景至钦州高速公路均超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吴圩机场新建航站楼基础工程基本完成;郁江老口航运枢纽项目加快建设,邕宁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全线开工建设,2号线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二是城建计划项目加快推进。城区易涝点整治一期工程、桃花源经济适用住房等14个市政设施和民生项目,单向交通组织管理等2个交通畅通工程项目,白沙—亭江立交桥、凤岭南路等20个道路桥梁项目,南湖—竹排江沿岸建筑风貌改造工程等5个风景旅游和园林绿化项目等一大批城建项目全面建成,全年完成投资264.11亿元。三是能源项目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南宁电厂一期全面建成投产,天然气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顺利开通,屯亮站等一批变电配套线路工程竣工。四是区、市级层面统筹推进项目进展良好。列入自治区和市级层面统筹推进的263项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48.41亿元。
  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加快。一是“中国绿城”建设深入实施。“绿满邕江”、“绿满南宁”工程及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全年完成投资14.51亿元,新增荒山造林绿化11.41万亩、绿地6200亩,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7.30%、36.20%、41.35%和13.22平方米。二是“中国水城”建设加快。实施“中国水城”建设项目52个,全年完成投资31.63亿元。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等项目竣工,南湖—竹排江—民歌湖景观提升工程建成开放。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工作扎实开展,完成投资1.49亿元。市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0.8%和100%,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6.17%,邕江5个地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三是旧城改造稳步推进。开展南宁历史街区重建与保护相关规划,启动水街片区旧改项目。
  (四)投资消费协调拉动,经济增长内需动力增强
  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一是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12.23亿元,创历史新高;多种融资方式并举,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获得贷款额度123亿元,城建集团获得到位资金61.64亿元,南宁糖业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资金5.31亿元;南宁职业教育发展项目、市公安局社会管理创新信息通信系统项目共获得国外贷款额度6500万美元;组织71个项目申报列入自治区第二批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重点项目,总投资298.93亿元。二是投资管理不断加强。“项目前期审批攻坚战”活动深入开展,投资许可、用地、环评等五个关键环节的审批完成率,比活动开展前提高了13.19个百分点。全年投资总量继续排在全区首位,新增567.56亿元,创历史新高。
  消费需求进一步激发。一是消费政策发挥作用。充分利用国家和自治区“家电下乡”、“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政策,积极开展2012年南宁消费促进月、消费购物节、欢乐消费季、消费美食季等活动,带动家电、百货、汽车、餐饮等消费市场活跃。二是消费环境不断优化。完善购物商场、农贸市场等一批商贸基础设施建设,严厉打击消费领域的违法行为,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区的28.06%,比上年提高0.26个百分点。
  (五)民生保障继续加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民生保障继续加强。一是就业工作实现新突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岗位8.22万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10.24万人,荣获“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号。二是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全年参加五项社会保险总人数达392万人(不含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农合),新农合参合率达97.94%。三是扶贫开发稳步推进。全面启动224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建成贫困村屯级路391条、436.59公里,解决27.74万贫困地区群众行路难问题;实施产业化扶贫,投入产业化扶贫资金8578万元,发放信贷扶贫资金2.84亿元,扶持贫困地区群众发展种植产业9.69万亩,建成中药材、百香果连片种植1000亩以上产业化扶贫示范基地5个;投入扶贫培训资金937.21万元、培训贫困地区干部群众2.61万人次。四是控通胀工作成效明显。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价格总水平保持稳定。五是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完成。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28143套,开工率106.20%;竣工6689套,竣工率111.48%。“菜篮子工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等项目完成目标任务。全年社会民生支出259.16亿元,增长21.24%,民生支出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9.47%。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一是教育事业大力推进。下达教育基建投资计划两期共215个项目,完成投资14亿元,在市区建成12所中小学并投入使用,农村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共投入7806.82万元用于13.05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5.11%,义务教育巩固率9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二是卫生事业取得新进展。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率达65%,全市23个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覆盖22个,妇幼保健和重大疾病保障工作全面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进一步完善,城乡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壮瑶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加快。三是文化体育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成功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家。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等重点文体惠民工程继续推进,南宁孔庙迁建工程全面完成,广西体育中心、南宁博物馆等重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加快建设。
  (六)“两型”社会建设加快,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
  大力加强环境保护。一是坚持不懈抓好节能减排。扶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共淘汰小火电1家2.4万千瓦、小水泥18家285.9万吨、小制革14家273.9万标张。全方位推进工业、商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节能。推动节能工程市场化。实施减排项目171个。二是继续推行清洁生产。对25家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10家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平里静脉产业园等资源再利用项目建设加快。三是PM2.5自动监测工作全面启动。完成PM2.5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并投入试运行,提前7天向社会发布数据。
  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上林县、宾阳县、隆安县和良庆区列入广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区。全年组织实施55个生态乡镇规划,4个乡镇荣获“国家生态乡镇”称号,14个行政村被命名为自治区级生态村,29个行政村被命名为市级生态村。
  (七)改革攻坚实现新突破,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一是统筹城乡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户籍制度、农村金融体制、公共服务体制、城乡管理体制五项改革加快实施,在全区率先推行户籍制度管理一体化。二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面进一步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得到巩固和完善。三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深化。扩权强县任务顺利完成,共下放市级管理权470项。四是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加快融资平台类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资产注入增强融资能力;加快企业改制工作,水泥厂、机电公司等企业职工得到妥善安置。五是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合理调整政府投资项目代建费率,积极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民间投资占比达到62.32%,融资平台分类和“摘帽”工作有序开展,快环公司和威宁公司退出平台管理。
  (八)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是进出口高速增长、结构优化。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创近七年来最高增速,其中加工贸易出口额增长150%,富士康、丰达电机出口额均超3亿美元,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的65%。二是招商引资工作成绩突出。全市实际到位区外境内资金696.21亿元,增长17.28%。外商直接投资(广西全口径)总量全区第一,制造业利用外资占全市的42.96%,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亮点。三是区域经济合作继续深化。配合自治区出台《加快建设南宁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的若干意见》,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百(色)七市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相关工作正式启动,完成中国—东盟南宁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与川、琼、粤和闽等地区合作进一步深化,“两会一节”期间共签约94个项目,投资额560.39亿元。
  2012年,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全市上下锐意进取、克难攻坚,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好于预期,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一路走低,人工、资金等成本上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累计增长46.70%,“两金”占用大。二是扩大内需难度较大。投资缺少新项目、大项目,亿元以上项目仅占施工项目的3.72%、完成投资同比下降2.9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明显,资金短缺、用地紧张、征地拆迁难仍然比较突出。三是节能压力巨大。由于南宁电厂、金鲤水泥等一批高耗能项目集中投产,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不降反升,预计不能完成预期目标。四是扶贫工作任务艰巨。全市贫困人口99.23万人,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此外,特色产业发展、产业竞争力、社会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也存在薄弱环节,需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主要预期目标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保持和扩大良好发展势头,为提前两到三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好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市面临的发展环境仍然错综复杂。有利条件主要有: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大趋势没有变,世界经济缓慢复苏;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长期趋好。中央继续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各项改革的力度,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我市经济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各项建设有序有力推进,上年一大批重大项目开竣工,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后劲明显增强。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经济低速增长的态势仍将延续;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我市经济发展中现代产业发展不足、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开放合作水平不够高、区域发展不均衡、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不强以及融资难、用地难、能源紧张等问题仍然突出。总体上看,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市加快发展的条件仍然较好。我们要积极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准备,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进一步保持和巩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根据需要和可能,并与“十二五”规划、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的“两个翻番”相衔接,提出我市2013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1%;财政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进出口总额增长16%,其中出口增长15%,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减排量、二氧化硫减排量、氨氮减排量、氮氧化物减排量按自治区下达的目标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5%;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9.1‰。
  三、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及措施
  按照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的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总体要求,奋力推进各项目标任务,全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以现代工业和新兴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建设
  坚持把发展现代产业作为我市转方式、调结构的核心任务,大力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确保实现生产总值增长11%的预期目标。
  加快发展壮大现代工业。把加快现代工业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战略,突出抓好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确保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的预期目标。(1)突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做大做强。实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扶持铝深加工、电子信息及机械装备制造业等尽快发展成为战略性主导产业,力争年内实现机械装备制造业产值400亿元、电子信息 230亿元、铝加工业130亿元、生物医药100亿元;加快采用信息技术改造化工、轻纺、建材、造纸、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力争年内实现食品工业产值超8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比上年有较大提高。(2)突出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园区提质增效。加快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大力促进产业向园区集聚。继续加大园区道路、给排水、供电、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园区土地储备,抓好生产、物流、环保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承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加快新兴产业园和现代工业产业园,特别是“三城两中心”和中国糖城的规划建设,打造铝加工基地等六大特色产业基地,力争实现全部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市的比重达75%,高新区、经开区、东盟经开区工业保持30%以上的增速。(3)突出重大项目建设,实现工业集聚发展。加快广西建工集团整体搬迁技改、百威英博年产25万吨啤酒等80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推进富士康南宁科技园一期、南南铝加工年产20万吨大规格高性能铝合金板带型材等50个项目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加快推进富士康南宁科技园二期、皇冠制罐公司制罐生产等50个项目完成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实现开工建设。(4)突出“抓大壮小扶微”,实现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年内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0家以上,总数达到970家以上;新增亿元企业50家,总数达到540家以上;新增10亿元以上企业4家,总数达到30家以上;努力实现百亿元企业零的突破。(5)突出产业招商研究策划,实现工业发展大提速。围绕重点发展的产业,分析招商对象的战略布局,研究制定“一企一策”的招商政策。重点做好对中国南车、富士康、“三城两中心”、中国糖城等一批项目的招商研究和策划。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1)积极推进创新基地建设。积极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全面实施《南宁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推进中国重要的铝加工产业创新基地、国家生物工程与制药创新基地、广西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制糖及综合利用生产创新基地等八大区域性创新基地建设。争取专利申请量增长25%,发明专利申请量2500件以上。(2)实施第五轮创新计划。实施300项创新计划项目、10项以上重大科技专项、200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组织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产品。(3)推动八大科技创新工程建设。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民生发展科技支撑、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节能减排科技示范工程和自主创新环境优化八大工程,加快推进区域创新基地和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高新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工作。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深入推进服务业产业提升、布局优化,加大“南宁服务”品牌影响,确保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的预期目标。(1)提升发展商贸服务业。稳定汽车、住房等消费,积极促进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体育健身等服务消费,加快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兴业态。加快提升发展朝阳商圈、埌东—凤岭商圈、五一商圈等商业集聚区,加快建设青秀万达广场、雨润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等重大项目。加强村镇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及“农超对接”工作。确保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的预期目标。(2)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全力推进“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和“现代物流技术应用和共同配送综合试点城市”建设。进一步优化物流园区布局,启动空港物流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推动玉洞交通物流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加快推进保税物流中心二期三期、逊达洪通仓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南宁中央直属储备糖库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制造业产业链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和城市配送。加快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向南宁综合保税区转型。(3)加快发展电子商务、金融、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实施广西北部湾华诚商品交易中心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物流及贸易电子交易平台等一批重点示范项目,推进物流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加快金融业发展,重点推动五象新区“金融街”建设。加快建设“智慧南宁”,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4)加快发展旅游业。突出打造青秀山、大明山等核心景区,引领带动旅游业发展;支持发展农业生态文化旅游、都市休闲观光旅游,推进龙象谷、十里花卉长廊、上林大龙湖等一批景区景点和旅游精品项目建设。(5)积极发展家政、中介咨询、健康长寿等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6)继续落实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和科技水平,积极发展都市农业、品牌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确保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的预期目标。(1)加大对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种植和养殖业示范推广力度,建设5个种植和36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基地,促进形成优势产业和知名品牌。(2)认真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各项优惠政策,新增30家以上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转化应用。大力推广优质超级稻、高产玉米、高产高糖甘蔗、畜禽等新品种,争取全市超级稻推广面积稳定在170万亩以上,确保粮食增产。(4)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和食品安全监控,建成4000亩新菜地基地,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站)建设,启动肉菜追溯体系建设,确保市场供给和食品安全。(5)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全年实现流转面积突破100万亩,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6)稳步提高农机化水平,全市农机总动力达445万千瓦,农业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4%。
  (二)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推进以五象新区为重点的现代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坚持生态宜居的城市建设理念,做好“绿水新旧通”五篇文章,建设美丽南宁。
  提高城市规划科学化水平。坚持功能完善和保护生态并重的规划理念,突出城市特色,加强城市规划管理。(1)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科学编制和完善五象新区、外东环片区、相思湖新区、空港新城等新区建设规划,高起点规划老南宁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和邕江两岸建设开发。(2)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空间规划,在完善交通、电力、人防、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布局的同时,注重彰显城市品味和特色。(3)强化规划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严格控制对已有规划频繁调整,提高规划科学管理水平。
  全力推进五象新区建设。继续把五象新区开发建设作为 “一号工程”,引领城市现代化建设。(1)继续完善新区规划,重点加快新兴产业园、现代工业产业园等板块规划,推动综合交通枢纽中心规划。(2)“双百”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加快推进五象湖公园、五象广场、体育中心配套工程、五象大桥、英华大桥等项目建设;加快新区给排水、供电、供气、管廊等市政设施以及学校、医院、商业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广西建机整体搬迁、五菱桂花等产业项目建设。
  完善提升“中国绿城”。以更高的标准完善提升“中国绿城”水平,突出美丽南宁建设特色。(1)深入推进“绿满南宁”、“绿满邕江”等工程,构建覆盖全市的绿色景观带,增加一批城市园林精品景观大道。(2)抓好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完成植树造林24万亩,力争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比上年稳步提高。(3)全面实施城市园林绿化美化彩化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年内完成投资28.6亿元。(4)办好第三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
  加快建设“中国水城”。加强江、河、湖等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打造美丽南宁建设新名片。(1)加快老口枢纽和邕宁水利枢纽项目建设,抓好邕江两岸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推进精品示范段整治建设,启动柳沙、津头、平西滨江公园等建设。(2)加快五象湖环、南湖环、相思湖环等环湖水系改造,推进内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快南湖—竹排江、相思湖—明月湖、凤凰江整治工程等项目建设;启动一批百湖建设工程项目前期工作。(3)推进截污、清淤工程建设,逐步改善内河水环境质量。力争完成投资50亿元,实现“中国水城”建设新突破。
  加快推进旧城改造。抓好“三旧”地块及配套设施改造,提升城市整体形象。(1)编制完成“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规划。(2)突出抓好“老南宁·三街两巷”的保护和修缮、水街片区改造等一批“三旧”改造项目建设。(3)推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改造,重点推进陈东村等一批改造项目建设。全年计划改造10个以上“三旧”片区。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突出以人为本和科技支撑,用信息化提升城市管理,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成果。(1)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完善公交站点设计和布局,建设10座人行过街天桥,新增、恢复和改善一批停车场站,大力推进交通畅通综合治理工程,努力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状况。(2)加强城市应急体系建设,提升自然灾害应急、重大疾病防控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3)完善数字化城管,推进市政综合管廊建设,以信息化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水平。(4)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加强工地和泥头车、垃圾转运车的管理,保持城市洁、齐、美。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文明示范区试点,申报国家新能源示范市,提高生态文明水平。(1)狠抓节能降耗工作。实施能源总量控制,加强工业、商业、公共机构、建筑、交通节能。加强对50家重点耗能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环境倒逼机制,淘汰落后产能水泥41万吨、制浆造纸3.18万吨。加大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力度,重点推进工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2)抓好污染减排工作。加快推进水泥行业脱硝工程建设,深化制糖、造纸、淀粉、酒精、化工等行业废水治理,全面推动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整治工作。(3)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推动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等重点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引入民间资本加快天然气加气站规划建设。(4)加强生态村镇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继续实施生态村及石漠化综合治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5)加快“十二五”重金属规划项目的实施,严格执行重金属排放总量控制。(6)加强城市空气、噪声的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以细颗粒物污染防控为重点,加大对燃煤燃油、机动车尾气、工地扬尘的整治力度,力争年内建成4个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试点站,提高环境空气质量。进一步加强施工噪声防治工作。推进邕江饮用水保护,确保地表水源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
  (三)着力扩大投资需求,推进以交通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全力做好“通”的文章,以点带面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投资需求,确保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的预期目标。
  扩大投资规模和优化投资结构。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投资和项目建设,促进投资在连续实现新高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大力推进重点领域项目建设。继续全力推进现代产业、五象新区、重大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2)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稳步提高产业投资和民间投资的比重,特别是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农业、旅游、金融、文化体育等产业的投资比重。(3)加大城镇化和“三农”投资力度。加大城镇和农村供水、供电、道路、燃气、通讯等基础设施投入。(4)积极组织邕宁水利枢纽、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等更多重大项目申报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计划。
  加快构建立体交通体系。大力推进航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水运、路网及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连通,确保交通便捷、顺畅。(1)抓好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区主体工程及进站高速连接线工程建设。(2)加快推进以南宁为节点的铁路通道建设,重点推进火车东站综合交通枢纽一期工程、云桂铁路等项目,确保柳州至南宁客运专线年内开通运行。(3)加快推进南宁至钦州、来宾至马山、外环高速公路等一批高速公路项目,配合推进国道和主要省道改扩建,加快南宁新江至崇左扶绥一级路、大王滩一级路等公路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凤岭综合客运枢纽站、南宁货运南站等枢纽站场项目建设进度。(4)大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1号线建设,争取2号线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5)加快推进南宁港牛湾作业区、六景作业区工程建设。(6)继续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启动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凤岭北片区路网,改造植物路、新阳路等,建设中华—园湖立交等一批立交桥,白沙—星光、白沙—友谊、白沙—壮锦立交桥建成通车,打通长福路、可利大道东段等一批断头路。推进城市亮化提升及穿衣戴帽市容整治,力争2年内完成建成区主、次干道及小街小巷 “白改黑”工程。
  加大市政配套设施建设。(1)加强城市电网等能源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城市电网改造计划投资4.8亿元,新增线路545千米,新增变电容量51万千伏安。加快推进南宁电厂二期、马山协合杨圩70兆瓦风电、武鸣安风岭100兆瓦风电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高新区分布式能源项目,争取天然气高压输配管网及配套项目实现区域管网竣工。(2)完善城市防洪体系。加快推进以老口航运枢纽工程、邕宁水利枢纽工程、邕宁防洪工程为重点的水系工程和防洪体系建设;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61座、大中型水闸5座,中小河流整治9项,小水电增效扩容试点10项,西南重点水源工程项目1项;继续加快武鸣县、横县、隆安县、上林县等县城防洪堤前期工作,加快市抗洪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建设。(3)加大污水处理、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处置设施建设。力争年内建成五象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三塘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一期工程并投入运行,市区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85万立方米,启动金陵镇、周鹿镇等重点乡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争开工建设平里静脉产业园项目,加快城南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治理工程建设。
  切实加强筹融资工作。(1)加大国家和自治区资金申请力度;争取金融机构更多信贷支持;推动城建集团10亿元企业债正式发行,积极推进威宁公司企业债前期准备工作;大力支持融资平台公司通过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融资租赁、私募债等融资工具融资。(2)大力支持民间资本投向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社会福利等公共领域,切实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推动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帮助初创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继续推进南城百货、绿城水务、博世科环保科技公司等企业上市融资。
  下大力气破解项目建设瓶颈。不断创新完善项目推进工作机制,着力破解影响重大项目建设的土地、资金、征地拆迁等瓶颈难题。继续开展“项目前期审批攻坚战”活动,优化简化审批环节,加快完善重大项目激励机制,切实加强重大项目推进督促检查。
  (四)着力改善人民生活,推进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为重点的民生保障建设
  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施倍增计划,认真贯彻落实《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增计划》和《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确保实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的预期目标。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民生工作。(1)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技能提升培训,扶持创业促就业,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机制,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确保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的预期目标。(2)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健全基金监督管理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体系。继续推动市本级社保业务下移城区办理,进一步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参保续保率。(3)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力争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水平每人每月提高20元,农村低保对象补助水平每人每月提高10元,做到应保尽保。(4)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支持发展福利事业,加快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前期工作。加强社区服务、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抓好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5)加强住房保障工作。优先保障建设用地,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确保年内开工建设21420套(含租赁补贴)保障房,基本建成14600套,分配入住4800套。
  稳定市场价格。加强对各类有关民生的价格监管,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完善价格预警机制,健全调控和应急预案,确保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思路,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1)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修建189公里贫困村屯级硬化路。(2)继续开展产业化扶贫,加大信贷支持,抓好技术培训,发展10万亩中药材、桑树、百香果种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产业。(3)采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连片开发示范带动和“百村千户”能人示范带动等形式,发动5万户以上扶贫对象户参与扶贫产业开发。
  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建设。(1)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城乡公办幼儿园项目建设,落实住宅小区幼儿园建设,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妥善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扎实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发展一批特色高中,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力争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1%以上。继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投入。(2)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深入实施艾滋病防治攻坚工程和地中海贫血防治计划,全面推行儿童白血病等20类重大疾病保障工作,加快壮瑶医药发展;推进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广西艾滋病临床治疗(南宁)中心、市妇幼保健院扩建和市一医院等综合医院项目建设,鼓励社会办医。(3)深化诚信计生工作,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重点治理,确保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1‰以内的预期目标。(4)继续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坚持依法治市,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深入开展“平安南宁”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五)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努力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推进城镇化跨越发展。坚持把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深度融合,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1)深入实施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壮大工业、提升服务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加快武鸣、横县、宾阳县城成为副中心城市,加快上林、马山、隆安县城及有条件的重点镇发展为小城市。(2)推进“乡改镇、镇改办、村改居”,整合县域资源,重点支持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加快特色乡镇建设步伐。(3)加快基础设施连通、产业发展引领,加快中心城区周边城镇建设。(4)注重工业化城镇化融合发展。加强县区重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依托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城镇化,使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发展。
  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1)加强政策指导,加快改革探索,争取在土地确权、土地交易、农民居住、户籍管理、产业发展、金融服务等方面取得突破。(2)加快完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劳动就业服务、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七个方面推进一体化。(3)建立示范点建设标准,集中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重点建设20个试点项目,打造一批改革示范点。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1)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对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2)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招商引资,推动县域经济总量扩大和产业层次提升,积极培育与中心城市需求配套的产业项目,吸引城市产业链向县域延伸。(3)实施广西建设西部经济强区战略,支持武鸣、横县、宾阳成为全区经济强县,带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突出民生水利建设,年内筹措17亿元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堤防、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重点工程建设。(2)重点解决农村行路难问题,加快县乡道路联网路建设,加快实施建制村通畅工程,继续实施贫困村和库区、移民安置区通屯道路硬化建设,加大非贫困村通村道路硬化建设力度。(3)着力治理农村环境卫生,统筹解决城乡垃圾处理问题。
  (六)着力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搭建转方式的良好制度体系
  准确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继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继续简化规划、土地、建设等审批程序,提高服务项目建设的效率和水平。
  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推进全市19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确保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7%以上,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40元。
  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抓紧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市本级预算内项目前期工作经费计划管理暂行办法、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继续推进代建制工作。
  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投资加快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新36条”以及自治区《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性障碍,支持民间资本投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进一步提高民间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1)整合市属国有相关资源,落实资产注资方案,加快实现资产向资本转化,促进投融资类企业做大做强。(2)加快国企通过收购、兼并、转让、关停等方式资产重组,优化资本结构。(3)建立制度化的扶持机制,支持供水、公交、轨道交通等公益类企业良性发展,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等机构转企改制。(4)推动企业家队伍建设,建立选人用人新机制和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企业领导人员激励约束机制。(5)推动国资监管体系建设,构建多形式监管格局,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理顺市、城区与开发区之间的行政管理职能,完善开发区财税管理体制,创新开发区土地管理方式。
  继续深化金融、财税、文化和扩权强县强镇、集体林权、民营经济、科技创新、政府公共资源市场化、资源和环境收费等体制机制改革,为发展注入活力动力。
  (七)着力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建设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不断拓展合作新领域新空间,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深化区域合作。(1)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加快建设南宁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南宁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规划编制工作和重大项目布局研究。(2)加强落实桂黔、桂粤、桂湘、桂闽等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推进我市与各方在产业、交通、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3)认真做好南北钦防玉崇百七市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4)以东盟等亚洲国家为境外投资重点,加快“走出去”步伐。
  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1)加大开放合作力度和广度,加强研究和对接引进央企、大型民企,突出抓好面向香港的招商引资,开展港商、港资、港企入邕活动。(2)围绕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开展产业和产业链招商,引导外来投资更多地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向重点园区集聚。(3)加快富士康南宁科技园二期、统一饮料扩建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做好皇冠制罐等项目的落地工作。(4)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发展职业教育、加强社会管理为重点,继续用好国外贷款。力争全年到位内资增长10%,确保实现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的预期目标。
  扩大对外贸易。进一步落实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政策措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以富士康、丰达电机等电子产品出口为龙头,不断扩大出口规模,优化出口结构;扶持水产品、食品罐头等产品出口,提升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积极扩大重要矿产资源、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紧缺农产品进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积极承接软件开发、医药研发等服务外包。确保实现进出口总额增长16%(其中出口增长15%)的预期目标。
  (八)着力推进文化建设,增强城市软实力
  加快文化强市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水平,不断增强城市软实力。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文化产业发展十项行动计划,培育发展演艺娱乐、文化旅游、会展节庆、影视广告、动漫游戏、工艺美术、出版印刷、体育健身等八大重点文化产业,加快培育南宁国际会展公司、南宁时空网等市级文化产业基地升级为国家级、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继续办好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力争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生产总值增速。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大文化投入,深入实施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广播电视村村通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县区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动图书馆及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抓好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南宁博物馆等重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大力支持民族文化创作,重点打造《百鸟衣》、《南宁故事》等一批精品力作。加快顶蛳山贝丘遗址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积极申报举办国际性文体活动,做好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筹备工作。
  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水平。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主线,把巩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和培育文明人、提升文明度有机结合起来,美化城市环境,倡导文明交通出行,加强社区管理,强化诚信建设,深化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繁重。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虚心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强大动力,坚定信念,务实进取,努力实现首府现代化建设新跨越,为在全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
回到 顶部